MITBBS.com 首頁 分類討論區 移民專欄 未名形象秀 未名黃頁 新聞中心 精華區 未名博客 網絡電台
在線[16652]
 
首頁 - 博客首頁 - oskarlre的MITBBS分部 - 文章閱讀 [博客首頁] [首頁]
關於女性地位問題的一點思考
作者﹕oskarlre
發表時間﹕2008-03-05
更新時間﹕2008-03-05
瀏覽﹕156次
評論﹕0篇
引用﹕0次
地址﹕10.0.
::: 欄目 :::

最近聊天﹐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圈子裡來美國10年左右﹐在這邊上高中的男生基本上沒有找外國人做GF的﹐ 但是女性﹐無論先來後到找外國BF(無論希望還是實際行動)的比比皆是。

無意去看口水貼﹐個人感覺還是standard吧﹐個人感覺中國男生還是無法忍受自己的GF不懂自己的文化﹐而且也無意去教這種文化。 (沒有母性 ^^) 至少我絕對不會找一個連我小雞燉蘑菇做的是好是壞都吃不出來的女性. 此外﹐實際上現在這邊半路出家的孩子反而比較傳統﹐家裡教育比較老式﹐我還接受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呢﹐反而國內現在promote indiviual happiness。。。

對於感情﹐我一向認為選擇要非常慎重﹐但是選擇定了以後要全力在一起﹐至少要試圖去make comittment, (無論最後成功與否)。 而似乎現在這群女生更認為應該先dating for fun, because future is unknown。 before marriage everything is possible,

當然﹐我從心底無法同意這個觀點。 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 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 別人跟你一起一樣不快樂。 如果現在不懂得享受生活﹐ 未來也不會享受生活。如果一個人在marriage 之前就不懂的responsbility。 那麼我無法指望這個人結婚以後就突然180度大轉彎。 馬上成為賢妻良母﹐安心過日子﹐因為看多了太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例子。 即使能裝成一時的樣子﹐回頭遇到足夠的誘惑的時候也會更容易give up。

朋友說一見鐘情比較簡單﹐但是畢竟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白給的﹐天上掉下餡餅的。 既然我們能為一個midterm熬夜辛苦。 為什麼不能為自己的另一半多用心付出些﹖因為他們不值得麼﹖現代社會﹐評價成功、幸福的標準越來越物質化﹐越來越量化。我們也越來越把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看得遠低於社會工作。因為在社會工作中更容易取得能夠量化的成就和業績。而家庭幸福﹐則是人們嘴上重視﹐行動忽略的部分。

在MHC的朋友說﹕“女生應該都希望自己嫁的好才對”

個人以為這就是問題癥結所在。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女性有了強者實力﹐ 而沒有強者心態。 一方面呼喚男女平等﹐一方面希望自己嫁的好。 MHC以及很多女校的女生實力各個出眾的﹐能夠的上她們嫁的好的標準的男人非常少﹐而這些事業有成﹐相貌英俊男人是願意在百忙之中和她們玩同級的mind game? 還是更喜歡和那些魔鬼身材胸大無腦的女人打交道﹖ 結果不言而喻。

朋友又問“也就是說們的人生注定是悲劇咯”

其實不然﹐我沒有說是悲劇。並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家庭也是。 在這裡不過是想指出這些女性的實力已經脫離傳統﹐但是mind set 還不能。 毫無疑問﹐當今社會女性競爭力是上升的﹐她們接受更多教育﹐思路更加開放﹐機會也比以前多很多。與能力進步權力擴大權利增多同時到來的是責任義務的增加。 不幸的是後者往往是很多女性無法意識到的。站在經濟相對獨立的男性立場上﹐女性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邊際效用遞減的--我錢本來就夠花﹐你掙得多我也沒什麼特別有意義的。而女性則感到不平﹐因為她們付出了和男性同樣的辛苦﹐卻得不到心儀男性的尊重反而失去了以前受照顧的特權。

從能獨立負擔家庭經濟責任的男性角度來說﹐他們是需要傳統女性的。而傳統女性恰恰和他們組成家庭能達到價值最大化。一個能在社會競爭中贏得自己份額的男性﹐他最需要的就是能在家庭氛圍上得到享受﹐需要一個安心後勤和享受丈夫成功的太太﹐這樣的組合是極其穩固的﹐因為沒有散架的動機﹐大家都得到自己需要的。這也是所謂嫁的好的根本緣由。

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女性同胞﹐則應該去尋找願意承擔傳統女性家庭角色的男性﹐那些沒有太多社會競爭力﹐理解家庭事務的男性﹐這樣也是一種穩定--問題是現在﹐去問問很優秀的女性﹐有多少人能夠忍受自己的男友和自己的收入差出去一個數量級﹖ 那個不希望自己找一個比自己更優秀的男人﹖ 現在不少能力強的女性希望能有進可攻退可守的一個方案。年輕時候拼搏開拓﹐享受外界的樂趣﹐當需要生育需要家庭溫暖的時候能退回去﹐無縫轉型。有時候我們稱這種方案為扁擔挑水﹐但是很多人由於思想束縛不夠堅定不夠強悍﹐很容易就兩頭的水桶都砸了。

朋友說“覺得應該有第三種option﹐就是大家都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同時又互相給予家庭溫暖。”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問題是如果有第3種路﹐美國人應該已經走出來了﹐畢竟他們已經practice了三代人﹐50多年。但是美國的實踐可以看出﹐當女性都認同自己的社會責任以及個體獨立性以後﹐家庭的紐帶﹐包括代際﹐夫妻之間的感情﹐都變得很鬆散。離婚率超過50%﹐也就意味著不可能把一輩子的依靠建立在家庭的基礎上--如果告訴你退休金50%可能會血本無歸﹐你會存入多少﹖ 而中國近年來離婚率急劇上升﹐尤其是80後﹐就是因為西方individual happiness 而不是傳統的責任和義務佔了主流。

最關鍵的其實在生孩子的問題上女性的責任和付出要比男性大得多﹐會導致這一階段女性在職業競爭上的天生弱勢。在家庭生活中﹐傳統和風俗習慣的影響﹐要比在社會生活中強大的多。而作為家庭生活關系中最重要的夫妻關系﹐更是很難擺脫一些人類發展中固有的定義。因為有去工作的能力﹐和有去工作的條件﹐往往是沖突的。女性在追求社會工作地位的自我突破時﹐往往意味著對傳統固有家庭生活地位的放棄或者割舍。當女性獲得社會工作中﹐同男性並列的地位時﹐就很難兼顧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而人的生活﹐社會和家庭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在對側重點的選擇資格上﹐男性和女性繼續受到傳統和習慣的制約。當然﹐這裡頭可以有折中。每個家庭也有每個家庭自己的適應方法﹐家庭不需要完美才幸福。大部分人還是互相依靠﹐隻要能給的和想要的能匹配上﹐就很不錯了.

最後重申一點﹐ 我從沒說女性要不努力﹐我也非常同意下一代的良好基因﹐教育很大程度上靠女性的觀點。 但是如果女性自己都無法準確為自己在這會上定義﹐又如何教好下一代呢﹖現在很多女性甚至認為下廚房或者做家務是可恥的事情﹐是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現﹐這也是讓我擔心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當人們表達出輕視家庭生活的付出的時候往往被認為就是輕視女性。現在這種聯系逐漸淡化。而歸根結底﹐我們還是繼續把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看得遠低於社會工作。因為在社會工作中更容易取得能夠量化的成就和業績。而家庭幸福則是相對虛幻的。 而當家庭幸福的傳統守護者﹐女性﹐也放棄了自己stand point, 人類又會向哪裡去﹖ 思考中。。。

[上一篇] [下一篇] [僅顯示評論主題] [發表評論] [拿該日志來寫BLOG] [引用] [寫信問候] 
 
暫無評論
暫無引用
 
用戶名: 密碼:
發表評論
主題﹕
心情符號﹕
[返回頂部] [刷新] [給oskarlre寫信] [oskarlre的MITBBS分部首頁] [博客首頁] [BBS 未名空間站]
 

版權所有 - 未名空間(mitbbs.com)- since 1996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