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BBS.com 在线[8710]
  首页 - 分类讨论区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版 - 同主题阅读文章 首页
  首页
分类讨论区
  移民专栏
  未名形象秀
  未名黄页
新闻中心
  精华区
  未名博客
  网络电台
  未名之家
未名交友
[更多]
[更多]
同主题阅读:北京三里屯和纽约下城相比缺什么
[版面: 焦点新闻] [首篇作者:Cnews] , 2008年04月21日20:52:53
[分页: 1 ]
Cnews
形象投票:
形象得分: 30
我的博客
[回复文章]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转寄] [转贴] [ 1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北京三里屯和纽约下城相比缺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1 20:54:23 2008), 转信

从纽约回到北京,觉得在北京最接近纽约下城风格的地方,也就是三里屯了。

所以,当3.3这种mall出现在三里屯的时候,就觉得有些气馁─mall是郊区文化的代表啊,咱三里屯好不容易是一天然街区,这下又要张冠李戴了。当然,连曼哈顿都出现了一个mall,引起过一片诧异声,不过那毕竟是在上中城的59街,不是在下城。一个街区有一个街区的性格和身份,北京本来已经像一个大郊区,最不缺的就是mall─在美国长大的表妹回北京玩,感叹:北京的mall真多啊!

有时在3.3里面逛逛,也没觉得人气特旺,上到三楼更是很多铺位都是空的。我常常是绕过它,到后面那条叫同里的小街去,我一般去那里的一个理发店理发,之后可以顺带淘碟,还可以喝咖啡。或者到3.3街对面那家三明治店,那里夏天的时候在树下坐着真悠闲。

北京最不缺的是mall,北京最缺的是自然发展出来的时尚街区。纽约的西村或者SOHO,巴黎的左岸,哪个不是因为天然的意趣而吸引人呢?走在时尚前端的它们,跟代表郊区生活方式的mall文化大相异趣,因为后者是规划出来的,显得千篇一律没有风格,而前者是带有自发性,随时在改变,随时有创意的。这就好比凯特·摩斯是最受推崇的时尚偶像,因为她的风格突出但是永远带有一种随意,而那些显得太过精心搭配浑身都是名牌的女人却只能称得上赶时髦。

我更希望三里屯保存现在这种下城的,随意的,悠闲的风格,最好是由小店,loft风格店铺,街头摊组成,就像“同里”那条小街,或者“那里”那条小巷,有咖啡店,有发廊,有碟店,有餐厅,去一趟,很悠闲地就可以打发一个下午的时光。

也不是说就不能有品牌店,但是国外的品牌店都知道,“到什么村说什么话”,“到罗马按罗马方式办事”,同样的一个品牌,在不同风格的街区,空间风格就会不同。比如Prada,在曼哈顿上城第五大道是一比较“正装”形象,而到了SOHO的店呢,就要刻意发挥自己知性加创意的范儿,Loft风格,从外面走过,不经意还以为是路过一家美术馆─恰恰Prada就是从古根海姆美术馆那里租来的房子,所以人们很容易以为那店铺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一个展厅─从窗外望去,天花板极高的室内,衣服都像在美术馆里做展览那样摆放。从地面一层下楼,有一个剧院式的木板台阶,这些台阶上摆着Prada各款式的鞋。店面打烊后,鞋收起来,这些台阶就真成了小剧场的座位,对面是一个曲线上升的背景,像是小型晚会的场所。

按中国话说,也没什么稀奇,“因地制宜”呗。

虽说三里屯有些西村的味道,可是要问差什么,只能说,西村有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跟三里屯不完全一样。比如,西村里有纽约大学和纽约新大(New School),校园开放的城市大学完全与这个区域融合在一起,年轻人的街头文化与象牙塔的文化气息很自然又很低调地在这个区域里弥漫。所以西村不仅仅有酒吧街,有酷酷的各种小餐馆,还有艺术影院,有纽约大学和新大面向成人的夜校,有玩乐,也有求知,非常符合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的多功能密集街区的特点。西村的南边是苏荷,苏荷也是有餐厅,有酒吧,有时尚商店,有画廊,有美术馆,有loft顶楼可以居住,有街边小摊,纽约之所以为创意大本营,这样混杂各种创意行业的街头空间就能说明问题了!这是798,三里屯,淮海路,学院路,给塞一块还差不多啊。想想那么一块不大的区域,有人在上课,有人在买时髦衣服,有人在街边买手工设计品,有人在看画展,有人在吃饭,有人在喝茶?到了晚上,仍然是有人在上课,有人在吃饭,有人在看电影,有人在听现场音乐?光是听听就可以想见这么多不同行为与想法撞击在一起的能量!就好像一个身材佳又有范儿还有脑袋瓜的美女,能不让人觉得刺激吗。

西村的东边有东村,有更边缘的时尚小店街,东村的南边有唐人街,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在昂贵的曼哈顿一点点扩大着,显示着华人移民潮的前赴后继。再下面是华尔街,打个喷嚏全球感冒的金融中心????所有这些区域,都在步行可以抵达的范围之内,纽约的高密度可见一斑。这种高密度,带来的是能量的撞击,创意的火花!

相反,不幸的是,北京的学院区基本在西边,金融街在西边,而时尚区在东边,交通的拥堵更加阻碍这些区域之间的撞击和互动,虽说现代交通发达,可是只要我们看到纽约市中心曼哈顿的各种行业的交错生存,就能明白它为何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可是三里屯先天条件就是这样啊,它成为酒吧街和时尚街的主要条件是靠着使馆区。这里没有开放的学院,没有电影院,没有美术馆,离CBD倒是不远,离金融街一点也不近。搬一所学院来是很难了,画廊们呢又都集中在了798,电影院么,全中国也没有个影院管自己叫艺术影院,所以,要指望三里屯能发展成跟西村苏荷那样融时尚,文化,商业,夜店,等等一体的混杂街区似乎有点难????光是把个时尚消费街区搞好也许就不错了。但是世界一流时尚消费街区其实背后都是有其国家的文化和创意底气撑着的,三里屯成消费区不难,成为消费加引领风潮的顶尖创意区域就不容易呀。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村苏荷左岸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咱北京,不是还有更伟大的未来在等待我们吗?当然,分析好自身现状参考别人的历史并找好方向也是必要的?



--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67.18.]

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全球招聘启事
西南交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一杯茶一台电脑, 在家炒汇很有趣!免费体验
OTZ
进入未名形象秀
我的博客
[回复文章]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转寄] [转贴] [ 2 ]

发信人: OTZ (最近比较烦),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Re: 北京三里屯和纽约下城相比缺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3 05:13:16 2008)


【 在 Cnews (chinanew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纽约回到北京,觉得在北京最接近纽约下城风格的地方,也就是三里屯了。
:
: 所以,当3.3这种mall出现在三里屯的时候,就觉得有些气馁─mall是郊区文化的代
表啊,咱三里屯好不容易是一天然街区,这下又要张冠李戴了。当然,连曼哈顿都出现
了一个mall,引起过一片诧异声,不过那毕竟是在上中城的59街,不是在下城。一个街
区有一个街区的性格和身份,北京本来已经像一个大郊区,
~~~~~~~~~~~~~~~~~~~~~~~~看到这儿就忍不住笑喷了,楼主多大
了?二十年前这么说可能还行吧....中国人喜欢求新。很多地方,不少店都是一时之选,可不几年就消失了。吃的喝的玩的都算上。看看这些年驴友们玩友们写的各地攻略,短短几年前推荐的店现在大多都不见了。今后三里屯能不死就不错了。前车之鉴是成都的芳邻路酒吧街,现在已经彻底没人气了。


--
※ 修改:·OTZ 於 Apr 23 05:18:23 2008 修改本文·[FROM: 127.0.]

[分页: 1 ]
[快速返回] [ 进入焦点新闻讨论区] [返回顶部]
回复文章
帐号:
密码:
标题:
内 容:
赞助链接
youzigift
forex
www.jiaoyou8.com
将您的链接放在这儿
波士顿地区商家信息
  • 餐饮

  政記牛肉麵大王Beef Noodl
  窗户美式餐厅
  泰国可口餐室Salathal Res
  安乐越南餐厅
  Billerica店:老四川sichu
  • 旅游

  大发旅行社
  英敏旅行社
  每日旅游
  吉利旅行公司
  安娜旅游
  • 房地产

  Boston Home Inspections
  麻州硬木地板
  协和铝门窗
  Boston 3R Home Improveme
  诚信全能建筑公司
  • 财经保险

  纽约人寿保险公司-莫明杰
  聯合銀行(柯士頓/布魯克蘭
  聯合銀行(中國城分行)Unit
  保德信保险公司
  长城保险集团MA
  • 医疗保健

  何少文医师
  谢文斐中医师
  王珂医师
  翁玉燕医师
  黄逊医师
更多>>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mitbbs.com),since 1996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