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BBS.com 在线[15186]
  首页 - 分类讨论区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版 - 同主题阅读文章 首页
  首页
分类讨论区
  移民专栏
  未名形象秀
  未名黄页
新闻中心
  精华区
  未名博客
  网络电台
  未名之家
未名交友
[更多]
[更多]
同主题阅读:暗访达赖的达兰萨拉老巢(组图)
[版面: 焦点新闻] [首篇作者:Cnews] , 2008年04月24日02:34:00
[分页: 1 ]
Cnews
形象投票:
形象得分: 30
我的博客
[回复文章]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转寄] [转贴] [ 1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暗访达赖的达兰萨拉老巢(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4 02:34:14 2008), 转信

大家看看达赖藏毒在印度的老巢穴 -达兰萨拉. 一个很破的小镇



达兰萨拉这个城市的历史并不太长:它在1849年成立 长久以来,达兰萨拉一直都与印度教及佛教连结起来。过往在当地有不少佛教寺院建立,都是由从8世纪开始由西藏过来的移民所兴建。不过,这些寺院大多数都已荒废,反而印度教却有复兴的迹像。

1848年,达兰萨拉随同印度次大陆的其他地方一起被英国吞并,并于一年后由英军在当地建立城镇。1852年,达兰萨拉成为了Kangra区的行政首府。

达赖在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带领8万跟随他的藏民仓惶出逃到印度,被印度政府安置在北部喜马偕尔邦的山区小镇达兰萨拉。

经过40多年的繁衍,加上陆续出逃的少数藏民,目前流亡的藏人共约13万人,其中在印度有10万人,其余的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欧洲和美洲等地。



达兰萨拉位于喜马偕尔邦的西北山区,背靠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脉,全区为山谷、河川、农田、茶园所点缀,而四周则被高山和原始森林覆盖,风景秀丽,景色别致。喜马拉雅山区凉爽而湿润的空气,赋予达兰萨拉独特的四季分明的气候。达兰萨拉盛产大米、小麦、绿茶等农作物。

达兰萨拉分为上下二部,下达兰萨拉地区海拔1250米,名为科特瓦尔巴扎,主要居民是印度人;而上达兰萨拉地区约海拔1800米,名为麦克罗干吉,这里距科特瓦尔巴扎约8公里左右。麦克罗干吉居住的主要是流亡藏人,同时也是达赖喇嘛的居住地和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流亡的藏人把麦克罗干吉叫作“小拉萨”,显然有怀乡意味。

流亡印度的藏人并不都居住在达兰萨拉。这个偏僻的高原小镇容量有限,所以多数藏人只好整体分散、相对集中地散居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南部居多。真正留在达兰萨拉的藏人也就1万多人。

达兰萨拉的藏人总的来说生活水平还可以,主要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无烟工业的旅游每年为这个小镇的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这里有着其他旅游城市所具有的设施,如网吧、酒吧、夜总会、餐馆和旅游纪念品商店等等。



每年的5月到9月是印度最热的时候,可这里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气温一般都在20多摄氏度,气候凉爽,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印度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避暑度假。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还在此地租下房屋,组成“国际村”,他们常年居住于此,或学习修炼瑜珈,或写作绘画。但由于这里是个“三不管”地带,所以也吸引了不少有钱又空虚的外国游客到这里来逍遥放纵,如酗酒、嫖娼、吸毒等等。

旅游在给达兰萨拉带来钞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垃圾、废气和脏物,使这个过去清净的佛门之地染上了太浓的商业化气息,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污染、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过去这里空气清新,但现在不少当地居民在出门时甚至戴上口罩以遮挡混浊的汽车废气。


在“小拉萨”,藏人开办了许多小餐馆,生意红火,有地道的西餐和藏餐,还有各种面包店和蔬菜市场。和印度其他一些旅游城市一样,印度人开办的瑜珈课堂是少不了的。山上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小商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首饰以及风格有别的服饰。

不难发现,达兰萨拉的藏人虽然身在异乡,有许多中青年是在当地出生,却都在努力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小镇的主街就叫“拉萨路”。他们尤其喜欢喝酥油茶和奶茶,也喜欢吃糌粑。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近两年居然也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了──在前几年这是不可想象的。尽管“中国制造”早在印度其他地方随处可见,但在达兰萨拉却一直属于“禁品”,严禁销售和购买。一位“流亡政府”官员说,他们自然不喜欢让当地的商店充斥中国商品,也担心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化解流亡藏人对中央政府的怨恨,动摇“流亡政府”的根基。

但是,自从2003年后,“禁令”就开始松动了,各种“中国制造”的商品开始进入麦克罗干吉,在藏人开设的小商店里公开出售,像玩具、文具、小家电等都摆在货价上。



地藏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喜欢。他们不能直接从内地进货,只好从新德里的商人那里批发中国货品。一些游客和记者说,中国商品如此大举进入达兰萨拉,甚至连中国内地拍摄的电影都可公开放映,真是大势所趋,也透着“流亡政府”的无奈和没落。

和生活在印度其他地方的藏人相比,在达兰萨拉的藏人生活稍微好些,但也富不到哪里去,因为他们除了旅游业和农业,没有其他工作可做,许多人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真正富有的,是那些所谓的“流亡政府”“官员”。他们靠税收和国际援助“发财致富”。他们白天穿着红色的袈裟办公或接待客人,天黑以后,就到酒吧和俱乐部鬼混,甚至吸毒。



流亡藏人对这帮毫无道德和良知的“官员”的腐败早已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他们气愤地说,援助有一半以上被这些蛀虫用于吃喝嫖赌了,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分不到多少援助。

在印度其他地方的藏人或经商,或务农,或开小商店为生。据报道,在印藏人共租用了2万多英亩的田地用于种植农作物。他们当中虽然有不少人是在印度出生,但却永远只能是难民身份,也不能永久性地购买和拥有土地及房产,只能租借。

记者在印度北部和南部旅行时,就经常看到一些藏人在旅游景点开设小店,出售有西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首饰、银器、转经筒和服饰等。比如,在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就有不少藏人在繁华的街道旁集中摆摊设点,出售衣服和首饰等物品,被当地人叫作“西藏一条街”。

跟他们聊天时,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大多数都是小本生意,惨淡经营,勉强糊口。他们经过多年的“洗脑”,但对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并不满意,希望能有朝一日返回故乡,结束客居异乡的生活。



细细想来,不难发现流亡在外的西藏人其实活得挺惨的。

首先,他们不管是第几代生活在印度,只能永远拿难民身份,不能加入当地国籍,只能是客居他乡,寄人篱下,漂泊感始终在心头萦绕不散。

其次,他们因为是被人收容的“客人”,所以不能拥有土地和不动产,一切都只能靠“借与租”。数月前,喜马偕尔邦政府就批准达赖的“流亡政府”可以再租借达兰萨拉的土地50年,让流亡藏人暂时还有个栖身之地。

但是,毕竟是长期生活在别人的土地上,一大批人要吃要住要生活,自然就要占据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这样与当地印度人争土地争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虽然有印度政府调停,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在跟生活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些流亡藏人聊天后得知,他们最担心的还是达赖之后他们的命运会发生什么变化。一些人已经对返回故乡不抱什么希望,争取从印度转到欧洲或美洲定居。



达赖是“西藏流亡政府”争取西方同情和援助的一个招牌。尽管达赖不遗余力,但他领导的“流亡政府”迄今没有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达赖一旦去世,国际上对流亡藏人的关注度必将大为减弱。

而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本来就是一个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腐败机构,要指望这个机构带领流亡藏人返藏,希望的确渺茫。


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达赖去世,目前“流亡政府”内部被掩盖的矛盾将完全公开,各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将明显加剧。即便达赖同意转世,“转世灵童”的寻找和确认需要很长时间,“灵童”找到后到长大成人也需要十几年的漫长时间,这意味着“流亡政府”在达赖后时代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没有一个众望所归的宗教领袖来领导。

“流亡政府”失去凝聚力,各派各党必然要乘机扩大自己的实力,争权夺利。可以说,达赖去世后,“流亡政府”在几年内都将处于争权夺利之中,甚至四分五裂。像目前这样至少在表面上一致对外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特别是现在,印度为了跟中国搞好关系,尽量淡化政府与达赖的关系,疏远与达赖的往来。印度官方还曾公开表示坚决反对流亡藏人在印度从事任何反中国政府的活动,使得达赖和流亡藏人的活动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日子越来越难过。

记者在新德里认识一个叫平措的中年藏人。他对记者说,他是前几年在别人的鼓动下从西藏经尼泊尔跑到印度来的,却发现流亡的生活令他绝望。

“我现在不知道干什么好。看到我的其他同胞在印度也都过着无根无落的难民生活,我才知道我的出逃是一个绝对的错误。现在我只想回家,回到我的故乡拉萨。你告诉我,我能回去吗?”





--

※ 修改:·Cnews 于 Apr 24 02:42:21 修改本文·[FROM: 67.18.]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67.18.]

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全球招聘启事
西南交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一杯茶一台电脑, 在家炒汇很有趣!免费体验
FEIXIANG
形象投票:
形象得分: 0
我的博客
[回复文章]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转寄] [转贴] [ 2 ]

发信人: FEIXIANG (LANGTOU),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Re: 暗访达赖的达兰萨拉老巢(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4 05:18:18 2008)

什么是世外桃源,家就是实实在在的世外桃源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127.0.]

[分页: 1 ]
[快速返回] [ 进入焦点新闻讨论区] [返回顶部]
回复文章
帐号:
密码:
标题:
内 容:
赞助链接
youzigift
forex
www.jiaoyou8.com
将您的链接放在这儿
波士顿地区商家信息
  • 餐饮

  政記牛肉麵大王Beef Noodl
  窗户美式餐厅
  泰国可口餐室Salathal Res
  安乐越南餐厅
  Billerica店:老四川sichu
  • 旅游

  大发旅行社
  英敏旅行社
  每日旅游
  吉利旅行公司
  安娜旅游
  • 房地产

  Boston Home Inspections
  麻州硬木地板
  协和铝门窗
  Boston 3R Home Improveme
  诚信全能建筑公司
  • 财经保险

  纽约人寿保险公司-莫明杰
  聯合銀行(柯士頓/布魯克蘭
  聯合銀行(中國城分行)Unit
  保德信保险公司
  长城保险集团MA
  • 医疗保健

  何少文医师
  谢文斐中医师
  王珂医师
  翁玉燕医师
  黄逊医师
更多>>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mitbbs.com),since 1996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